药王孙思邈极是重视灸法,他说,“凡人居家及远行,随身常有熟艾一升。”意思是说,要随身带些精制的艾绒,以备养生保健之需。
我们知道灸法有扶阳通经之功,对养生防病极有好处。药王孙思邈亦认为,平时健康无病的人需要经常灸几个穴位以泄风气,不要认为健康就不以为然,常需安不忘危。分析其理,可以灸足三里和曲池穴,有降阴浊泄风气之功。
并且,每当二十四节气之时,要灸一下关元或者气海穴。人感天地之气而生,必然受天地之气影响。节气时天地气机变化极是剧烈,此时当温灸下丹田以固根本,可收养生之妙用。
三阴病证必需用灸法。
三阴证,指的是邪气内客三阴经(包括太阴、少阴和厥阴)所发生的症候群。一般来说,疾病在阴证阶段,多反应为里、虚、寒的证候,属于病邪由表入里,正气渐衰的阶段。医圣张仲景于此类病证多用灸法,认为有回阳救逆之功。
查《伤寒杂病论》一书,医圣多喜灸少阴肾经之太溪穴,足厥阴肝经之太冲穴,再加上具有温经散寒、回阳救逆的气海、关元等湿,常可散寒湿、益元阳、挽回厥逆。
大病必灸才能真正痊愈。
大病指的是久年不愈,反复发作之病。此类病证之所以反复难愈,主要是人体正气不足,无力祛邪外出,因此,正邪交正而成缠绵之势。如果能及时温灸以助正气,则可能收以全功。当年华佗治疗曹操的头风病,一针即痛止,但反复发作。后来曹操仍是死于头风病。孙思邈认为,这是因为当时华佗故意没有用灸法。他说:“学者不得专恃于针及汤药等,望病毕差。既不苦灸,安能拔本塞源,是以虽丰药饵,诸疗之要在火艾为良。”明确地肯定了灸法治疗疾病的巨大作用。
灸法注意事项一则,不可滥用灸法。三阳病证,需少灸。即使灸,亦当壮数少些,勿贪大壮猛火之灸。体胖之人,多属阳虚,可稍重灸,而体瘦之人,皮浅肉薄,多属阴亏而木火偏旺,当少灸。且灸火易扰动清阳,上炎为患,于木火偏旺之人宜戒之。
二则,灸后当戒冷饮冷食,以防艾火之力不能取效。当适当温饮,以助阴液,补灼艾伤阴之弊端。
三则,灸后阳事易旺,这是灸火生效之功,但不可因而阳动,耗损真精。当戒房事数日,以助阳气内敛。
四则,灸后要注意休息,不可劳累妄动,致阳气耗损,当静养数日。
五则,或灸后伤阴,出现失眠心烦,或者烦躁不安。当急服黄连阿胶汤一两付即可,药量不必大,但取其滋阴敛降之功即可。如果灸后出现亡阳之象,病人惊扰狂动,起卧不安,这是因为灸火扰动太阳,导致大汗亡阳,当用仲景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之意,敛降亢阳。艾灸伤阴为轻为缓,而亡阳为重为急,灸疗者当加以注意。
学会艾灸,一技在手,可以自己养生保健,可以活人于顷刻,其功之大,孰与可比。一般来说,救急之时,药物或者其他疗法皆不如艾灸之速效,经常令旁观者叹为观止。
而且,艾灸之功,实在是融入于我们的生活之中,时时可以取效,时时可以救急。医院,病人不知要忍受多少痛苦,又可能因此而失去急救的机会。为自己考虑,也为家人的健康考虑,我们是不是应该学点艾灸技术呢?
图片源自网络,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·精·致·推·荐·
回复编号·更多文章
三伏天艾灸几个穴位,可以解决90%的疾病
入伏人人要喝这碗汤,喝到处暑,健康全来,百病消散!
早晨喝一次,脸上斑全没!40岁像18岁!
三伏天吃什么都不如吃它,祛湿强、保安康
西瓜为什么不能用勺子挖着吃?还不知道就危险啦
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比较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