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社会问题、伦理连载小说—
(64)
眨眼间,来重庆已是第四个年头了。记忆中,重庆一次也没有下过雪。透过厕所的窗户,晏西呆呆地望着漫天飘飞的大雪。很多地方已经积起了厚厚的雪,整个世界,白茫茫一片,所有的丑陋全部被覆盖了。就这样,世界没有丑陋多好。晏西想。
办完父亲丧事,回到重庆的晏西昏睡了几天。沉闷的日子显得有些漫长,大年三十在大雪的裹挟下,来了。
整个大楼空荡荡的,大多数人员都走了,来住宿的客人也逐渐减少,该回家的已经回家了。前几天,公司大多数员工都签订了明年的合同。看见签订名单上没有自己的名字,晏西也觉得很平静。温雨再也不会回到身边了。既然这样,自己也没有必要留下。明年去哪儿,再说吧,反正合同要开年三月份才满。女儿也是一点音讯也没有。这样的大寒天,哪儿去找。
小文已经回家了,寝室就她一个人。昨晚夜班下来,今天休息,一场大觉,睡过头,已经是下午三点过了。饥肠咕噜的晏西顿觉饿了,洗漱后,下楼去对面小面馆吃面条,才发现老板已经关门回家过年了。往日的车水马龙一下子像潮水一样褪去,大雪在静静地下着,很密集。又有些任性地到处飘飞,飘落在高楼上,电线杆上,花丛中。站台上几个人在焦急地等着班车,他们搓着手,跺脚,因了归家心切,对这大雪的到来都没有多大的兴致。一个女孩,像学生的样子,在雪地里玩着自拍,踩出深深浅浅的脚印。宽阔的公路上,几辆出租车在跑来跑去,到处揽客。像落魄的狗。
晏西背着一个黑色小背包,这个包还是当年生了小蕊,装尿不湿、奶瓶、纸巾这些买的。恍惚中,很多年没有背这个包了,更没有这样一个人在大街上清清静静地走过了。而且,还是在这样的漫天大雪中。雪掉在晏西的头发上、衣服上,很无奈,刚一降落,就化了。像自己的青春,还没停留,就去了。
晏西有些漫无目的地走着。她举着自拍器,胡乱地拍着。打开朋友圈,发了一张出去。没有人回应她。陈双估计也是回家过年了。年前就没有联系了。朋友圈里面的晏西,头发上雪花点点,穿着一件黑色羽绒服,一条有些旧的牛仔裤,一双红色波波棉鞋。看上去,忧伤一片。但很宁静。
已经走出来好几公里了。有好几辆出租车都几欲将车刹在她的面前,问她要不要车,她都拒绝了。地面有些湿滑,晏西已微微发汗,感觉有些疲惫,有些地方灯光已经亮了起来,天快黑了。终于看见路边有一家面馆开着门,晏西走进去要了二两牛肉面条。
店里面打着空调,很暖和,一个客人也没有。面馆是一对老夫妻开的,吃饭稍偏早,春节联欢晚会还没开始,老两口正在无聊地看着电视。看见有客人来了,赶紧张罗起来。看见橱窗里面的腊肉、香肠很诱人,晏西忍不住问道:爷爷,您们的香肠卖不卖?老头一看这个妹儿,穿着朴实,但长得还算俊俏,笑着说,卖!肯定卖!卖,那就加十块钱的香肠吧!
也实在是饿了,面条一上来,晏西就大口地吃起来。看晏西吃得急,老两口安慰道,不要急,慢慢吃。他们觉得好奇,眼看天快黑了,准备关门,却来了一个女孩。他们问晏西,大年三十,怎么不回家过年。晏西也不知道怎么回答,笑了笑也算含糊过去。从谈话中,晏西了解到,老两口是万州人。原本计划今天回老家的,但因大雪,也就放弃了。门面是他们自己买的。阁楼上还有一层,共计三层,后面是一个小区。当他们知道晏西已经有一个女儿,感叹道,真的不敢相信,这么年轻的一个妹儿,娃儿都三岁了。等晏西付面钱时,老两口怎么也不收钱,还给晏西包了一大包香肠送给她,说觉得晏西有眼缘,一看就是善良的人。晏西也不好推脱,在感激中,也把香肠收下了。走出去后,晏西又折返回来,鼓起勇气说:以后我找不到工作了,到您们这里来洗碗!老俩口一听,赶紧回答道:要得!要得!
出来后,天已经黑了,到处都挂着灯笼,连着彩灯。过年的气氛好浓。晏西招了一辆出租,司机问她到哪儿,想到今天遇见了好人,还送了一大包香肠给自己,有些开心地晏西说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,兜风一会。司机说,那好,我准备回南坪,老婆儿子在家等到吃团年饭。想不到下车后,竟然是桃园路。父亲丧事完了以后,幺爸他们直接回了达州工地。因为他们在修高速,要赶工期,今年过年都回不了家。幺爸还说,好久帮他去看看晏东,他是一次也没有去过。天冷了,给他送点衣服去。想到幺爸这样说,晏西就爬上八楼找了几件晏东的毛衣和厚衣服,然后向南坪监狱赶去。自从晏东被判刑后,幺爸也一直没有回来。租的房子还没有到期,也没来得及退。
终于见到晏东后,晏西竟然忍不住哭了。晏东还没反应过来,自从被关进监狱,还没有人来看过自己。当看见是晏西来了,晏东一句话也不说。原本就很瘦的晏东更瘦了,背也有些驼了。晏西在包里面摸纸,准备擦眼泪,一摸,竟然摸到香肠。晏西顺手就递给他。开始晏东舍不得吃,晏西哭着说,你吃嘛,晏东就吃了,吃着吃着,晏东也忍不住哭了。
是不是你把我的电话告诉你爸爸的?嗯,晏东点了点头。当初晏西就很纳闷,和幺爸很多年没有联系,自己电话换了很多个,怎么他希知道自己的电话的呢。后来想肯定是晏东告诉的。原来,晏东被判刑后,在监狱里开始反省,主动找了幺爸几次。其实,在案子调查时,公安局也去找过晏大财,但晏大财没有文化,天性老实,不善言语,甚至有些木讷。又气愤又自责的晏大财提出,自己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儿子,给政府添了麻烦,犯了罪,请政府按照法律依法处理。
看着晏东吃香肠,晏西就问王永芬把女儿带走了,听说是跟老张走了。但自己又不知道他们在白马大山那个地方。晏东说,以前听苏勇提起过,好像是什么老鹰嘴。老鹰嘴,哪个老鹰嘴?晏东说我怎么知道。晏西说外面在下大雪,晏东说知道,晚上好冷啊,都不知道自己活不活得出去,自己癫痫病发作了好几次。晏西说,好好改造,争取宽大处理。两兄妹东一句西一句,竟然谈到了儿时。晏西说,记得有一年也是过年下大雪,我们一起堆雪人。我说堆一个美女,你偏要堆一个鬼子兵。然后我们竟然为这个打起来。晏东说,那次,你还把我打在沟里面了,婆婆还骂我。正说到兴头上,狱警通知时间到了,两个苦命人,竟然忘了是监狱里面。
晏西出来打车回龙头寺宿舍。想不到车子开在长江大桥上抛锚了。晏西等了很久,都没有出租车。此刻已经是深夜零点了,新的一年来了。干脆走路!一直沿着大桥人行道,晏西往前去走去。有些打滑,她几次险些摔到。大雪漫天飞舞,很快,晏西的身影淹没在大雪中......
(敬告各位读者:暂时更新到这里!创作是一件颇为艰辛的事情,而且是在工作之余,更需要体力和意志。每天晚饭后坚持更新一节,连续坚持了两个多月下来,腰酸背痛,特别是头和眼睛痛的厉害,故暂停一段时间休养一下身体,再考虑是否更新下部。大家见到的这十多万字共计64节也是最原始的手稿,未经任何修改,整部小说还只是一个框架,要把人物写得更加丰满、更加具有张力,还需要花时间修改。
感谢亲们的一路陪伴,每天晚上更新后同时在三个大群发布出来,正是有了亲们的陪伴和支持才让我坚持了下来。谢谢你们!
剧透一下下部或者是后记,但也有可能在后期的行文中发生改变。晏西的命运究竟怎眼演变,我也是感到茫然。中国城镇化进程究竟该怎样走,对于未来,大家都在拭目以待:
晏西一直在寻找女儿,但没有消息;
苏勇找了很久的晏西,但都没有找到,有人发现晏西后来在大年三十遇见的那家小面馆洗碗,又有人说在“雨山前”茶楼发现晏西穿着旗袍表演茶艺;
温雨阪依佛门前跟着唐国风资助孤儿,在贵州山区遇见一个孩子,很像小蕊,并资助了她;据说,温雨将所有财产过继给了她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