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不少咨询的患者,一听说这个拇外翻手术需要截骨,就开始觉得恐惧。
好像天生对这个动手术刀就非常抗拒,会自己在心里设定好危险的过程以及结果,越想越害怕。
比如害怕局部麻醉是不是会特别疼,手术过程是不是危险,术后的恢复期是不是很难熬,是不是只能卧床不起等等。
手术整个过程,唯一会感觉到疼痛的地方,主要是打麻药时候的第一针,也就是两三秒过去,整个部位也就没有感觉了,最多也就是个拉扯感。
术后2—天创口会有肿胀和疼痛感,有很多对疼痛不太敏感的,也许要不了2—天,这个阶段也就过去了。
实在对疼痛敏感的患者,也常会建议吃止疼药进行缓解。
2.术后恢复期在走路时会有疼痛感,但生活自理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现在微创手术常见,也几乎是拇外翻手术的常规术式。
即便是微创,也提倡做内固定,微创只是相对来说刀口比较小,但是做手术的出发点不仅仅要解决病灶,还要以稳定骨骼对接处为主要考虑点。
对于患者来说,有内固定,在恢复期也能更保险,心里也会更踏实。
所以,内固定肯定是做的,只不过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,根据个体差异,需要有不同的手术方案,对应不同的内固定方式。
从手术原理上讲,行走是没有问题的,就是有恢复期疼痛,走路需要慢一些。
这个区别大家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,毕竟是动了骨头关节,还是需要有个过程的。
不要对这个行走有理解上的误区,像健康人一样健步如飞,那短时间内恐怕是不能实现的。
.拇外翻手术可以纠正足部的畸形,恢复健康状态一般正常健康的足部,前足弓呈现弧形状态,前脚掌的受力点也很均衡。
但是拇外翻症状出现以后,受力区域偏移,往往会导致前足弓塌陷,也可以理解是脚掌平了,或者大拇趾和小脚趾两端外翻,形成脚掌反弓。
手术的目的是为了让足部恢复到正常健康的足部状态,纠正足部的负重偏差以及形态畸形。
4.以前长老茧的位置,老茧脱落,再也没有走路疼痛问题拇外翻出现以后,大拇趾上翻,从CT的横切面就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来。
足部健康时候,足底的受力点是非常均匀的三点结构,形态改变后,受力点往中间转移,异常受力的时间久了,就容易磨出来水泡、老茧,脱落又变厚。
日复一日地循环往复,整个足部的支撑力失衡,外翻的会更严重,再有外界的压迫以及不当受力,严重的甚至会影响五个脚趾的形态。
当手术介入后,受力点回归正常,长老茧的位置停止受力,外力摩擦停止,自然老茧就会脱落,其他衍生出来的症状,随着病灶的消失,也会自然恢复成健康的状态。
5.手术后不仅仅脚变窄了,脚也变小了还有一些患者,在做完拇外翻手术后,看见自己的脚,会说,跟之前比还真的改变很大,原来觉得脚特别宽,这一看,变窄了,很秀气。
拇外翻症状出现以后,脚确实会越来越宽。
因为拇外翻本身就是个慢性的、发展中、并且无法自行逆转的病症。
只要不注意日常穿鞋习惯,长期让骨头处于疲劳期的话,发展速度其实非常快。
当关节外翻的情况被手术改善后,脚会变窄。脚变窄了以后,看脚也会变小,鞋的码数也有可能会有点变化。
相应的,这个心情就会好很多,好心情的保持,也更利于后期的恢复。
更多拇外翻相关知识了解,一对一咨询
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