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拇外翻

拇外翻,俗称大脚骨、大骨拐,大拇趾向外撇,而大拇趾的眼部又向内收,使得前脚像个三角形的“大蛇头”,这就是拇外翻。一种常见病,始于青年,人群发病率17%。女性多于男性,比例是20:1,多为双侧发病。

病因机理

拇外翻的发病主要与遗传有关,女性患病率高,何时开始穿高跟鞋对女性拇外翻患病有重要影响。父母有拇外翻,子女患拇外翻的概率明显增大。此外,女性足部韧带较男性弱,在同等遗传条件下,更易发生拇外翻。青少年期是身体骨骼结构形成的关键时期,此时儿童的软组织相对较松弛,骨骼迅速发育身高增长,身体结构尚未定型。如此时过早穿高跟鞋,则高跟尖头鞋将前足紧紧地包裹着,使脚趾处于一种病理状态,并触发一系列的拇外翻发生机制,导致最终形成拇外翻。

楔骨间和跖骨间有坚强的韧带连系,但第l楔骨与第l跖骨比其他楔骨与跖骨的连系较弱。若站立过久,行走过多,经常穿高跟或尖头鞋时,第1楔骨和跖骨承受压力超过25%,促使第1跖骨向内移位,引起足纵弓和横弓塌陷,拇趾因拇收肌和拇长伸肌牵拉向外移,第l、2跖骨间的夹角加大。第1跖骨头在足内侧形成一骨赘,拇外翻逐渐加重,第2趾被拇趾挤向背侧,趾间关节屈曲,形成锤状趾。

临床表现

拇外翻常呈对称性,拇趾的跖趾关节轻度半脱位,内侧关节囊附着处因受牵拉,可有骨赘形成。第l跖骨头的突出部分,因长期受鞋帮的摩擦,局部皮肤增厚,并可在该处皮下产生滑囊。如红肿发炎,则成为拇滑囊炎。严重者拇指的跖趾关节可产生骨关节炎。引起疼痛。第2、3跖骨头跖面皮肤因负担加重,形成胼胝。第2趾近侧趾骨肩关节处背侧皮肤因与鞋帮摩擦可形成胼胝或鸡眼。

诊断

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加以诊断。

(1)患者常合并有平足症,部分有家族史或长久站立工作或经常穿尖头鞋史。

(2)足拇趾外翻、旋转畸形,局部疼痛,行走斟难。

(3)第二趾锤状趾,第二、三踱骨头跖面形成胼胝,第一跖趾关节突出部形成足拇趾拇囊炎。

(4)x线摄片示:①第一、二跖骨夹角大于l0。以上;②各跖骨头张开,第一跖骨头跖面的子骨向外移位;③第一跖趾关节内侧关节附近处可有骨赘形成,严重者可产生骨性关节炎;④足拇趾的跖趾关节轻度脱位。

诊断检查:

行x片示第一、二跖骨夹角增大,锤状趾,第一跖趾关节有骨赘形成,甚至骨性关节炎,足拇趾的跖趾关节脱位。

鉴别诊断:

与表现于足部的痛风相鉴别。

治疗

以往治疗拇外翻的目的主要是解除痛苦,对于无痛性或疼痛不剧烈的畸形不主张矫正。而随着人们牛活水平的提高。一些患者,主要是年轻女性患者,就诊的目的丰要是由于外形不美观,不能穿着时髦的鞋;或者由于某些场合需要穿高跟鞋,但又疼得不能穿,在欧美由于拇外翻的发病率较高,这种情况更为常见,也促进了拇外翻的研究。手术方式分为骨性手术和软组织手术,以矫正骨骼的畸形和引起畸形或畸形导致的软组织问题。

防止平足症,穿合适的鞋子,可防止拇外翻的发生和发展。轻度拇外翻可在第l、2趾间夹棉垫,夜间在拇趾内侧放一直夹板,使拇趾逐渐变直。同时应用矫形鞋或平足鞋垫矫正平足症。畸形严重且已并发滑囊炎者,可行滑囊骨赘切除,重叠缝合跖趾关节内侧关节囊,拇内收肌腱切断术和第1跖骨截骨术。

手术方式:

根据术前诊断及X光片显示,确定拇外翻的类型,再来制定适合的手术方案。具体分类如下:

(1)单纯HVA(拇趾外翻角):可用软组织手术矫正,调整软组织平衡。如:Silver手术和McBride手术,或用远端截骨术。

(2)1)ASA(远端关节固定角):此为单纯趾骨外翻,不累及跖趾关节,可用Akin手术矫正。

(3)PASA(近端关节固定角):远端截骨术可矫正此类畸形,如:Reverdin手术,Austin手术或Mitehell手术。

(4)IMA(跖骨间角):基本手术是跖骨基底截骨术,也可用Austin矫正。

(5)混合型:软组织手术,联合远端或基底截骨术。

(6)关节炎型:关节成形术,如:Keller手术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
白癜风哪里治疗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ehoqh.com/xcyy/1114.html

首页| 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