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一度的“五一”小长假即将来临,无论是上班族还是退休人员,大家是否已规划好目标与行程,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呢?但就在这万事俱备、只欠东风的情况下,部分人的大脚骨有可能犯病了,就这样你说走就走的旅行将大打折扣,甚至无奈的向你的双脚妥协。
下面我们来认真科普一下:“大脚骨”是俗称,医学上称“拇外翻”,是第一足趾关节的拇趾向外侧偏斜移位的一种骨骼畸形,主要累及足趾第一序列的骨骼,拇趾在第一跖趾关节处向外侧偏斜移位超过15°。
拇外翻多伴有遗传因素,约50%的患者有家族史。更好发于女性,女性与男性的患病率之比约为15∶1,甚至比例更高,穿鞋不舒适或者狭小可以导致足前部结构畸形。老老年人发病率高于年轻人。18~65岁人群中发病率为23%,而在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高达35.5%。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,走路姿态、关节运动学及足底压力分布发生改变,增加了拇外翻的发病风险。
当你出现拇趾在第一脚趾与脚面处向外倾斜并伴有红肿、疼痛时要注意了,与多种因素有关,由炎症导致的局部出现红肿表现是因为炎症因子的释放而引起;鞋子不合适等因素造成的红肿、疼痛是因为长期受到摩擦所致。表现为受摩擦部位或者第一脚趾与脚面连接处的红肿、疼痛,行走时可以疼痛加重,休息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。
足底疼痛:第一足趾的负重下降,导致在行走时足底的负重增强,引起疼痛,长期可在局部受压严重的部位形成胼胝(老茧)。
拇外翻可并发拇跖趾关节炎、第1跖趾关节的半脱位、拇囊炎、锤状趾(第2趾被向外侧偏斜的拇趾推挤向上并与拇趾重叠)。
经过以上的对号入座,你大概率是“中奖”了,治疗方案的选择一般与患者的症状轻重、畸形程度有关。畸形较轻,症状不影响日常生活、工作、学习等可以先不用管,平时多注意足部负重就行。畸形程度较重,症状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,需进行手术治疗。
一般治疗
症状较轻微者,可通过改变鞋子的选择进行治疗,如穿宽松柔软甚至露趾的鞋,避免穿高跟鞋,有可能减轻病情恶化程度。
急性期治疗
注意休息,避免加重第一跖趾关节的负担。
疼痛持续、夜间难以入睡时,可以遵医嘱选择服用镇痛药物。症状严重且持续性疼痛,以上治疗方法无效时,可进行手术治疗。
药物治疗
由于个体差异较大,如基础疾病、疾病发展程度、药物敏感性、依从性、身体素质等。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药物。
1、非甾体类抗炎药
通过减轻炎症,对关节周围的疼痛能有缓解作用,但对于畸形的关节无矫正作用。常用的外用药物有氟比洛芬凝胶贴膏。口服药不常用,可短期服用塞来昔布、双氯芬酸钠等止痛。外用药物需排除过敏史,预防过敏。口服塞来昔布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,可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、胃肠道溃疡及出血等;双氯芬酸钠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症状。
2、糖皮质激素类药物
疼痛较为严重者、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无效者,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局部封闭治疗。
常见药物有倍他米松、曲安奈德。
不良反应有局部肌肉坏死,有引起感染的可能性。不建议多次封闭使用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对人体的脂肪代谢、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,造成其紊乱。
手术治疗
适用于拇外翻畸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直接彻底解决。目前应用广泛并且效果明显、稳定的术式是改良Scarf截骨术+Akin截骨术,如果出现转移性跖痛症,影响(第二至四跖骨)中的一趾或者多趾,需要再加上一种名叫Weil的术式。直接上图:术后所见即所得。
解决拇外翻问题后,脚不再疼痛,可以穿上美美的鞋随时出门,这才称得上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说走就走的旅行!!!
#大脚骨拇外翻怎么办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