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拇趾外翻的朋友来说,买鞋子永远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。
穿露脚趾的凉鞋担心不够美观,穿包头鞋又怕磨脚会痛,买正常码前脚掌太紧,买大一码容易掉跟,真的是太!难!了!
拇外翻是怎么回事,你是否有拇外翻的风险?如何矫正?今天我们一次性讲个清楚~
1、拇外翻检查简单来说,拇外翻就是大拇趾向外翻,第一跖骨向内移。
那么,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拇外翻?
我们可以简单地测量拇趾的外翻角度,当下图所示的这个角度>15°的时候,通常就认为是拇趾外翻。
据相关统计,大部分拇趾外翻都是女性患者,而且外翻的角度往往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大。
根据拇趾外翻的角度,我们通常把拇外翻分为不同等级:
「轻度拇外翻」:15°~20°
「中度拇外翻」:20°~40°
「重度拇外翻」:超过40°以上
2、拇外翻成因除了先天遗传外,拇外翻大多跟下面几个因素有关。
①关节疾病
系统性关节疾病通常都会引起关节畸形,像类风湿性关节炎、痛风等疾病会破坏足部软组织和骨关节结构,导致足部畸形。
②鞋不合脚
经常穿过紧、不合脚的鞋子(尤其是高跟鞋/尖头鞋),也是拇外翻常见的诱因。
为了让脚显得更加细长,相信很多人都穿过尖头鞋。
因为鞋头过小,要让脚能够穿进去,我们的大脚趾和小脚趾就不得不向内里靠拢。
若长期处于这种状态,脚掌最终可能会“变形”成鞋头的形状。
③扁平足
扁平足的朋友,通常也是拇外翻的高危人群。
下图是正常足弓和扁平足在走路的时候,足部承受的压力中心连线。
相较而言,扁平足每走一步,都会对大拇趾产生更大的负荷。
而且在这样的关节排列下,大拇趾更容易因为足弓塌陷,而向第二趾靠近,导致拇趾外翻。
、拇外翻的危害拇外翻因为拇趾变形,前脚掌会变宽。
在穿鞋的时候,很容易因为外部压力和摩擦,出现拇囊炎、滑膜炎或老茧,进而引发红肿、疼痛症状。
不过,拇趾外翻的角度跟疼痛程度并不成正比,也就是说外翻角度大的人,疼痛不一定明显。
那么问题来了,「拇外翻如果不痛,是不是就不用治」?
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,我们之前讲过,足部构造非常复杂,简单的结构异常,足以改变其他骨骼和肌肉关节间的运动模式。
拇外翻,看似只是一个细微的变化,实际上已经影响到整个足底的受力,甚至会往上波及到膝盖、骨盆、脊柱和颈椎等部位。
拇外翻越早矫正效果越好,初期不采取任何措施,等到外翻角度加大,反复的拇囊炎可能会并发骨刺,甚至出现脚趾骑跨。
我是远哥,如果你有相关问题可以评论或者留言,呵护您的足部健康